8月9日,億緯鋰能與G20-峰會鋰電成員格林美簽署合作備忘錄,“鎖定”超10萬噸回收鎳產品定向循環供應。
根據協議,格林美將回收鎳產品供應億緯鋰能,億緯鋰能將報廢的含鎳動力電池以及電池廢料供應給格林美,構建“動力電池回收—電池原料再造—電池材料再造—動力電池再造”的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與鎳產品全球綠色供應鏈。
自2024年起,格林美承諾向億緯鋰能每年供應1萬噸以上的回收產出鎳產品(包括硫酸鎳、三元前驅體與三元材料等鎳產品),合作期限自產品供應開始延續10年,且可根據需要進行數量增加和合作期限的延長。
依據未來發展需要,雙方積極研究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動力電池回收與鎳資源的回收工廠,保障億緯鋰能全球產業鏈綠色供應的需求。
今年以來,億緯鋰能密集部署上游產業鏈,包括同時收購金昆侖、大華化工兩家鋰鹽標的股權;與華友國際鈷業等在印尼建設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與SKI、BTR合資設立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公司;與德方納米合資建設磷酸鐵鋰材料項目;參與華友鈷業定增等。
事實上,億緯鋰能頻繁“觸探”上游也是動力電池企業維穩上游材料、資源保供的一大縮影,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景氣度持續攀升,導致上游資源供給程度日趨緊張,部分材料甚至引發了動力電池企業的“哄搶”。
本次億緯鋰能將資源觸手伸向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也是其部署前瞻性市場的重要落子。
一方面,*輪動力電池報廢高峰期已漸行漸近。根據行業預計,2019-2025年動力電池回收合計市場空間有望超過600億元,2019-2025年均復合增速有望達到50%。
另一方面,通過動力電池回收的資源品也將成為動力電池上游資源供給的重要補充。
格林美作為資源循環領域頭部企業,在“電池回收—前驅體材料再造—材料再造”的循環產業鏈構建已具備夯實基礎。
格林美現已建立廢電池回收利用的核心技術體系與標準體系,廢物回收利用專利1100余項,其中電池回收利用專利320余件,20多項核心專利在歐美、日韓等十多個國家得以授權。主導、參與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30余項。
并與全球超200家整車廠及電池廠簽署了動力電池回收協議并展開合作。已建成武漢、荊門、無錫三條廢舊動力電池包綠色拆解線,年可處理廢舊動力電池包25萬套。
格林美的目標是,到2025年,公司動力電池回收將超過25萬噸/年,并謀劃與全球上下游合作在印尼、歐洲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基地。實現三元前驅體產銷規模超40萬噸/年,四氧化三鈷產能超3.5萬噸/年。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