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2月10日,寒銳鈷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建設“6萬金屬噸鎳高壓浸出項目”。本項目總投資為93.29億元,建設總規模為年產6萬噸鎳金屬量氫氧化鎳鈷,主要產品為氫氧化鎳鈷混合物。項目所產氫氧化鎳鈷適合于生產新能源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材料,為公司三元前驅體業務布局提供可持續化的支持,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
據介紹,本項目由寒銳鈷業全資子公司寒銳鈷業(香港)投資有限公司與華鑫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項目公司實施,實施主體名稱為印尼寒銳鎳鈷有限公司(具體名稱以在注冊地登記機關登記的為準),項目建設地點為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縣的華寶工業園,項目實施建設期為2.5年。
經測算,項目達產后,預計年均營業收入為642,442.16萬元,年均稅后利潤為162,106.28萬元;本項目稅后內部收益率為19.95%,項目投資稅后投資回收期6.93年(含2.5年建設期),項目預期效益良好。
近年來,隨著下游對鋰電性能要求不斷提升,正極材料迎來一輪新的技術迭代和升級,高鎳三元在三元電池中的占比持續提升。GGII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及中國三元正極材料中,8系及以上高鎳產品占比分別達到42%和39%,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重將分別達到58%和53%,三元正極材料高鎳化趨勢發展愈加明顯,鎳資源在三元前驅體制造中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
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持續向更高能量密度、更長續航里程發展,高鎳化三元鋰電池的發展趨勢也將愈加明顯。高鎳三元相較于其他正極材料技術壁壘更高,不僅需要較高的研發技術門檻,還需要更高效穩定的工程技術能力及更精細的生產管理水平。因此,加強鎳礦資源投入,提高鎳資源自供率對于加快推進產業鏈一體化、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2021年全球鎳儲量超過9,500萬金屬噸,主要集中在印尼、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其中,印尼和澳大利亞鎳儲量*多,分別擁有約2,100萬金屬噸,占比22%,巴西排名第三,約1,600萬金屬噸,占比17%,三者合計擁有超過全球六成的鎳資源。我國儲量較少,約280萬金屬噸,占全球鎳儲量比重僅約為3%。2022年全球鎳礦總產量為330萬金屬噸,其中印尼是全球*大的鎳礦主產國,產量達到160萬金屬噸,占全球鎳礦產量48.48%。
盡管中國鈷、鎳資源貧乏,但我國是鈷、鎳的消費大國,特別是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動了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對鈷鎳的需求量。我國作為鈷、鎳消費大國,對鈷、鎳的需求絕大部分來自于從國外進口。
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投資于“6萬金屬噸鎳高壓浸出項目”,能夠充分利用印尼豐富的紅土鎳礦資源和成熟的開采體系,為國內鎳、鈷資源的穩定供應提供保障。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