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沈撫由氫基新能科技集團聯合上海卓遠方德半導體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第四代半導體MPCVD金剛石材料及高端晶圓生產基地”項目正式破土動工。作為國內少有聚焦金剛石半導體材料規模化制造的綜合性項目,其涵蓋MPCVD金剛石材料生產線及12英寸電子級大晶圓制造設備,建設用地165畝,總投資達30億元,目標年產能達480萬片,在新一代功率器件核心材料的工程化落地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金剛石被認為是第四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的物理性質使其在極端功率、頻率、溫度條件下仍能維持器件穩定運行,廣泛適用于國防軍工、電力電子、新能源車、航空航天和高頻通信等對熱控和功率密度有極高要求的應用場景。
與目前商用化程度較高的SiC和GaN相比,金剛石材料的產業化仍處于早期階段,主要瓶頸集中在大尺寸單晶襯底的穩定制備、低缺陷率外延生長、高一致性摻雜控制以及器件設計和工藝匹配等方面。
金剛石半導體材料的上游環節主要包括種晶片生產、晶體生長設備、原材料(甲烷、氫氣等氣源)、MPCVD系統集成、長晶工藝控制與設備軟件系統等多個技術密集環節。此次項目明確將引入MPCVD(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晶體生長設備,表明其路線聚焦于CVD單晶金剛石合成而非傳統高溫高壓(HPHT)路徑。
從中游領域來看:金剛石面臨從襯底到外延,晶圓制備的規模壁壘與良率挑戰。該項目規劃的12英寸電子級大晶圓材料生產線,與當前市場上普遍的2英寸至4英寸襯底尺寸相比,12英寸晶圓不僅對MPCVD反應室尺寸、熱場均勻性控制、雜質摻雜的精細度提出更高要求,其晶體位錯密度與應力控制也成為衡量其“電子級”水平的核心指標。
在國際上,住友電工、ElementSix、DiamondFoundary等企業均在推進大尺寸金剛石晶圓的研發,但真正實現穩定外延和商業供貨者極少。該項目提出的年產480萬片晶圓產能(盡管未明確是否全部為12英寸)顯示出其在產業規劃上的體量優勢。
外延方面,CVD沉積與N摻雜、B摻雜控制是決定器件適配性的關鍵。為適應未來高功率器件(如金剛石MOSFET、Schottky二極管)的工藝需求,外延厚度、平整性、摻雜濃度梯度控制等工藝指標將直接決定材料是否可用于下游集成電路廠或功率器件廠的中試與量產。
下游應用領域是推動金剛石半導體規模化制造的直接動力。在傳統硅、SiC和GaN無法滿足性能需求的領域,金剛石材料顯示出替代潛力,例如:電力電子領域中的高壓大電流整流器、變換器;射頻通信中要求高頻高功率輸出的場合;航空航天、核電站等極端環境下對耐輻照和熱穩定性要求極高的控制系統;激光系統、雷達、激光測距等光電集成模塊的散熱管理結構等。
然而,金剛石器件的設計難度極高,對材料的一致性、雜質濃度和界面質量提出嚴苛要求,現階段主要仍停留在科研機構和軍工企業的小規模驗證。
金剛石材料的產業化從來不是一個孤立的技術突破問題,而是多個系統工程協同推動的結果。從種晶制備到設備集成,從材料制程到終端器件適配,每一個環節都在重塑傳統半導體產業的技術邏輯與路徑。
在全球邁向碳中和與高能效社會的大背景下,材料系統性能的極限突破已成為核心競爭力象征。誰掌握了金剛石半導體規模化的關鍵工藝,誰就有望主導未來的能源轉換、空間通信與軍用電子等關鍵系統。
鏈接:http://www.idacn.org/news/51097.html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