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國際鎳價總體呈現高位大幅震蕩走勢。1-5月份,鎳價持續震蕩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月鎳價5月12日結算價達到了17750美元/噸(8.051美元/磅),接近2004年1月6日所創下的近15年來的*高水平(17770 美元/噸)。從5月末開始,鎳價震蕩下挫,且跌勢迅猛,連續跌破14000、13000、12000美元整數關口。11月3日更是創下04年5月以來的*低11600美元,較5月*高價下跌了6100美元,跌幅達34%。鎳價為何持續下跌,有哪些因素起到主導作用,值得我們加以分析。
鎳是壟斷性頗高且有期貨交易的品種,全球交易價格基本由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決定,不斷價格高而且波動幅度很大,每次大的波動都和不銹鋼的供求關系緊密相連。綜合來看,不銹鋼廠商紛紛減產、鎳供大于求以及高鎳
價制約消費是2005年鎳價下跌的三個主要原因。
一、不銹鋼廠商紛紛減產 導致鎳價下跌
鎳供給量的2/3都用在不銹鋼生產領域,因此鎳價走勢和不銹鋼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2003年全球不銹鋼產量為2145.7萬噸,同比增長10%以上。2004年不銹鋼產量達到2460萬噸,增幅降至7.5%。據印度不銹鋼開發協會預測,2005年全球不銹鋼產量將小幅增至2500萬噸,同比增幅僅2%,比2004年的7.5%大為下降。
從消費方面看,全球不銹鋼消費量從1990年的984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2394萬噸。其中,中國消費量增長*為強勁。2003年中國不銹鋼表觀消費量從十年前的65萬噸激增到436萬噸,約占全球的1/4,超越美國與日本總和,成為全球*大不銹鋼消費國。但中國人均消費量依然僅3.3公斤,與西方國家平均每人8.5公斤的消費量比較,尚有頗大成長空間。
對中國巨大潛在市場的樂觀預期,使得國外許多大鋼廠紛紛上馬不銹鋼項目,直接出口目標就是中國。而在國內需求強勁增長刺激下,國內不銹鋼生產商也紛紛擴產,努力提高產量。2004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達到世界第三,*突破200萬噸大關,達到236.4萬噸,同比增長32 .95%。2005年上半年中國不銹鋼產量累計為169萬噸,同比增長48%,(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的不銹鋼產量增長57%,達到60萬噸)這使國外出口到中國的不銹鋼數量大幅減少。而與此同時,西方國家對不銹鋼的需求不斷減弱,這使事情變的很嚴重。為保持價格,日本和歐洲很多鋼廠采取了削減產量、延長檢修期等方式。盡管擴產也給國內不銹鋼廠商的利潤造成壓力,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家中國不銹鋼生產商加入減產保價行列。另外中國政府出臺的宏觀調控措施,以抑制房地產等行業的盲目發展,對不銹鋼需求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高鎳價開始制約消費 導致替代品不斷研發、應用
鎳的國際市場價格從頂峰回落,原因之一是由于鎳價過高使生產企業大力推廣非鎳不銹鋼。
中國特鋼協不銹鋼分會的李成會長表示,在當前形勢下發展不銹鋼要合理利用原料資源,調整鋼種結構。對含鎳不銹鋼的使用堅持“該用則用,能省就省”的原則。同時要大力提高鐵素體不銹鋼的使用比例,合理選擇使用鉻錳系鋼,研究開發其它節約型但性能好的新牌號不銹鋼。
據報道,由于不銹鋼原料資源緊缺、價格較高,日、韓都開始研究和使用不含鎳、鉬不銹鋼,或是用其它產品來取代不銹鋼。2005年10月,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研發的不銹鋼牌號-JFE443CT初步投放市場,此產品不含鎳及鉬,同時降低碳及氮等雜質元素含量,另外再以0.3%左右的鈦元素加入,穩定鋼種的組織結構,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能。該公司稱,以鎳價7美元/鎊、鉬價30美元/鎊的價位計算,新品種不銹鋼的成本價格較304不銹鋼低20%左右。該公司還表示,準備將該不銹鋼作為304、436L的替代品種,在海洋運輸冷藏罐、廚房設備及建筑材料領域推廣使用。
此外,韓國自然科學研究院表示已經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的合成可塑金屬材料。此種金屬材料的機械強度為120-130MPA,耐熱度為140-150攝氏度,可替代鐵或不銹鋼在高腐蝕、磨損和高溫環境下工作。
三、鎳市場供過于求 導致鎳價下跌
據10月份英國商品研究機構(CRU)月報數據顯示,全球第三季度鎳消費量為29.98萬噸,產量為31.9萬噸,今年*次出現產量大于消費量的情況,并出現1.92萬噸的剩余。另外,西方鎳庫存也出現明顯增長,西方鎳庫存消比由今年一、二季度的7.8周、7.5周上升至三季度的9.4周,增幅明顯,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全球鎳市供求關系的改善。鎳價由漲轉跌的轉折點也正是在二、三季度之間。過高的鎳價,刺激了投資,造成了產量過剩。而且許多產能會在今年下半年投產,更加大了對鎳價的壓力。如法國埃赫曼、澳大利亞穆林穆林、我國的金川都在努力提高產量。全球第二大鎳生產商、國際鎳業公司的沃伊西灣鎳礦(Voisey\’s Bay)也在11月份如期投產,鎳礦年產量預計達到5萬噸。
可以看出,全球鎳市場供給增長是不爭的事實,而鎳消費卻因不銹鋼企業的減產而出現增速明顯放緩趨勢,這是年內國際鎳價震蕩下跌的根本原因。另外,應該注意的是,基金屬價格整體大幅上漲對近期鎳價走向產生較大影響 。11月份開始,鎳價反彈,從*低的11525美元/噸,上漲到14400美元/噸,上漲2875美元,漲幅達到25%。但筆者認為,本次反彈并不是由基本面改變所引發的,也沒有改變鎳價走弱的技術態勢,鎳價高位震蕩甚至繼續震蕩走低的趨勢短期難以改變。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