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銅市典型事件
1、江銅30億新項目瞄準世界水平
江銅集團目前已經具備40萬噸的銅綜合生產能力,位居世界銅行業前10強。2005年12月2日,江銅開工建設30萬噸銅冶煉項目。這一項目將于2010年全面建成投產,屆時,江銅集團將以70萬噸的銅冶煉綜合生產能力躋身世界銅行業前三強。
2、進口許可制難撼銅牛
商務部12月下旬表示,從2006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銅精礦進口實施許可制度。市場人士表示,此舉將進一步加強對銅冶煉行業控制,但短期內對市場影響不大,滬銅繼續補漲行情。
3、國儲銅事件
自11月中旬以來,由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進出口處副處長劉其兵“失蹤”引發的期銅交易大戰,成為國際期貨市場的焦點。在“戰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兩邊,分別是作為多頭的國際基金與作為空頭的中國國儲局。
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改委等部門關于《制止銅冶煉行業盲目投資若干意見的通知》。
國內鋁市典型事件
1、商務部預測2006年氧化鋁將回歸合理價位
商務部預測,2006年全球氧化鋁供需緊張矛盾將得到緩解。2005年全球產量6131萬噸,需求6230萬噸,供需缺口99萬噸,這是2005年氧化鋁國際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全球產量預計為6607萬噸,需求6567萬噸,供過于求40萬噸,供求關系的改變將促使2006年國際市場氧化鋁價格回落。
2、預計2005年的鋁材總產量將超過500萬噸
近年來,我國鋁板帶生產發展迅速,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2005年1~8月,我國鋁加工材的產量達到了371.7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9.83%,預計2005年的鋁材總產量將超過500萬噸。
3、平果氧化鋁三期工程隆重開工
12月18日,百色革命老區平果縣的右江之濱,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氧化鋁三期工程開工工程概算投資總額46.14億元,設計規模為年產氧化鋁88萬噸,計劃工期2年半。該工程位于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氧化鋁廠區,是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氧化鋁一、二期工程基礎上的擴建工程,建設規模為一、二期工程氧化鋁產能的總和。
4、中鋁大手筆重組電解鋁企業
中鋁公司作為中國鋁工業的龍頭企業,肩負起聯合重組、調整鋁工業產業和產品結構、打造中國“鋁業航母”的使命。
12月7日,中國鋁業與山西關鋁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雙方以人民幣10億元共同合資設立山西華圣鋁業有限責任公司。同一天,中國鋁業還同焦作市國資委、焦作萬方集團以及焦作萬方簽訂了一份意向書,擬出資收購焦作萬方29%的股份,成為焦作萬方*大股東。
12月10日,中鋁公司和中國鋁業在北京分別與連城鋁業、白銀紅鷺鋁業簽訂了意向性協議。據此協議,連城鋁業、白銀紅鷺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權轉讓形式共同加盟中鋁公司。
5、青銅峽鋁業集團公司40萬噸電解鋁產能全部投產
12月18日,寧夏青銅峽鋁業集團公司40萬噸電解鋁全部投產。至此,青銅峽鋁業集團公司全面建成40萬噸電解鋁產能,淘汰全部自焙槽,技術裝備達到國內*水平,鋁產能位居全國*。
6、發改委對2006年銅鋁工業提出政策
發改委工業司對2006年銅鋁工業提出政策建議,銅鋁工業的工作重點應圍繞控制總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強進出口管理和發展循環經濟展開。
7、國家商務部批準氧化鋁聯合進口談判
英國《金屬導報》消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高層人士表示:商務部已經批準了由20家公司和企業組成統一的氧化鋁聯合進口談判小組一事。他表示這20家公司企業將很快進行內部磋商,2005年11月早些時候商務部已經批準成立這一小組。
8、國內23家骨干電解鋁企業聯合減產10%
鑒于進口氧化鋁價格過高,遠遠超出企業所能承受的范圍,12月2日,國內23家電解鋁廠在北京決定聯合減產10%
國內鉛市、鋅市典型事件
1、鉛鋅資源將成為爭奪熱點
在12月下旬召開的“2005年中國國際鉛鋅年會”上,對鉛鋅資源的關注成為會議熱議的焦點,擁有豐富鉛鋅資源的四川省也格外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青睞。
2、豫光金鉛成為亞洲*大的鉛生產企業
經過緊張的設備調試、聯動試車,2005年10月末,河南豫光金鉛10萬噸再生鉛工程電解生產線正式投產。這標志著該公司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循環經濟建設上升到了新的發展平臺,同時也使得該公司電解鉛產能突破了30萬噸,成為亞洲*大的鉛生產企業。
3、預計2006年鋅產量將低于需求,鉛供求大致平衡
MBC在專門報告中稱,“預計2006年鋅市將連續第三年出現明顯缺口,因精礦短缺且中國需求不減,導致全球庫存萎縮。”MBC的分析師在報告中稱,2005~2006年的鉛市將基本供求平衡,但當前的低庫存狀況可能延續,從而支持位于歷史高位的鉛價,并令LME期鉛市場保持逆價差結構。
4、全國*大鉛酸蓄電池生產基地在唐山興建
占地600畝、總投資10億元的風帆宏文蓄電池項目,6月中旬在唐山古冶開工建設。年可生產鉛酸蓄電池400萬只,處理廢舊蓄電池23.3萬噸,生產再生鉛8萬噸。
風帆宏文蓄電池項目是由保定市風帆集團與唐山宏文集團強強聯合,在唐山市古冶區投資興建的全國規模*大的鉛酸蓄電池生產基地。
5、內蒙古新發現52條銀鉛鋅和金礦脈
內蒙古發現銀鉛鋅和金礦脈52條,探明煤炭儲量5億噸,貧鐵礦7800萬噸。另外,內蒙古自治區應用多種技術手段,在大興安嶺龍頭山礦區將原來一個放棄的銀錳礦點升級為礦帶長1800多米、礦體厚度達15~27米的大型銀鉛鋅多金屬礦,獲得銀金屬量3000多噸、鉛金屬量223萬噸、鋅金屬量30.8噸,潛在經濟價值達70億元以上。
國內錫市典型事件
1、2006年我國鎢鋅錫銻出口退稅率將下調至5%
經報請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國土資源部、海關總署、國稅總局、環保總局等七部委12月14日聯合下發通知,從2006年1月1日起,鎢、鋅、錫、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將從8%下調到5%。中國是全球*大的鎢和銻出口國。
2、云南錫業集團2005年錫產量將增長17%
海外媒體報道,云南錫業集團12月9日表示,由于錫礦產量提高,今年錫產量將同比增長17%。集團市場部主管稱,去年,集團獲得云南省惟一的一張錫礦采礦權證,因而今年集團錫礦石產量增長。2005年,預計集團將生產4.2萬噸精煉錫,約為全國總產量三分之一多。2004年,云南錫業集團共產精煉錫3.6萬噸。
3、錫業股份將成世界*大錫生產企業
根據目前國際上各大錫業公司生產計劃的比較獲知,錫業股份即將成為世界*大錫生產企業。在錫業股份廠區,錫業股份總經理皇甫智偉詳細地介紹了公司經營情況。機構考察后普遍認為,錫業股份業績增長不僅僅是依靠產量的擴張,更多的是源于其實現了超強的內涵式增長。
4、國家對鎢、錫、銻三種礦產開采實行總量控制
國土資源部消息,國務院辦公廳8月上旬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等7部委《關于加強鎢錫銻行業管理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對鎢、錫、銻三種礦產實行礦產年度開采總量和出口產品配額總量計劃,嚴禁超計劃開采和計劃外出口。
5、湖南發現儲量70萬噸錫礦
湖南省地礦部門2005年1月中旬透露,經過數年的努力,地質部門在湖南郴州*發現一個超大規模錫礦田。該錫礦田被命名芙蓉礦田,已查明儲量達到70萬噸,是迄今為止湖南省發現的*大錫礦,而在此之前郴州從來沒有發現過錫礦資源。按國家相關標準,4萬噸即為一個大型錫礦,郴州的芙蓉礦田也就相當于17個大型錫礦。
國內鎳市典型事件
1、吉鎳集團與加拿大CVMR、廣東華創重組
12月10日,吉林鎳業集團公司與加拿大CVMR公司和廣東華創集團引資重組簽約儀式在長春南湖賓館舉行。重組后的新公司資本總額達到3.2億元,形成國有、外資和民營資本相結合的多元產權結構,并力爭將吉鎳改組為結構優化、機制創新、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和經濟帶動力的區域性大型有色金屬企業集團。
2、萬噸高冰鎳冶煉項目在哈密奠基
新疆有色金屬礦業開發建設再添新亮點——1萬噸高冰鎳冶煉項目于9月12日在哈密開工建設。此舉也標志著新疆有色集團公司與哈密地區聯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深加工的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3、我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將對下半年全球鎳供求關系產生重要影響
2005年下半年,國際鎳市由于全球經濟增長減緩依然如故,美國方面雖然可保持相對穩定態勢,但我國卻可能出現減速現象。在全球鎳供給相對穩定的背景下,作為全球鎳消費增速*快的我國經濟形勢出現新的變化,必將對全球鎳供求關系產生重要影響,國際鎳價重心可能會因此走低。
4、中國的再生鎳產業發展空間很大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信息咨詢部主任阮海峰指出,2004年中國再生鎳的產量為3.1萬噸,分別占鎳總產量和鎳消費量的27.1%和20.1%,為中國金屬鎳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中國再生鎳產業的發展還是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還不是很成熟,發展空間還很大。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