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洛鉬集團3萬噸/日露采擴建工程
建設周期:2003年至2006年3月
總投資:4.5億元
洛鉬人形象地說,三道莊鉬鎢礦區是洛鉬集團的“大糧倉”,這里經過開采的礦產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各個選礦廠等,深加工后形成各種產品。
“大糧倉”里的礦石儲量達5.8億噸,是亞洲*大的鉬礦區之一。其中鉬金屬儲量67萬噸,鎢金屬儲量50萬噸,為埋藏淺、品位高、易采易選的特大型鉬鎢礦床。
“正因為‘大糧倉’具有這么多優點,上世紀80年代,這一帶私挖濫采現象非常嚴重,對礦體造成了極大破壞。”在前往“大糧倉”的路上,洛鉬集團有關負責人稱,由于受種種條件限制,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對三道莊鉬鎢礦區才開始由地下坑采轉為露天開采。
經過幾年努力,到2002年時,露天開采已達到了8000噸/日的生產能力。
企業發展步伐的加快,采選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洛鉬集團啟動了3萬噸/日露采擴建工程,并于當年11月實施了露采擴建*次大爆破。次年5月,又成功實施了河南省有史以來規模*大的一次大爆破。
冬天已至,位于深山區的三道莊露天采礦區已有幾分寒意,但工地上卻是一派繁忙景象。今天,在洛鉬集團礦山公司經理張五興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大糧倉”所在地。
經過幾次大爆破,整個山頂已成平地,在周圍山峰的簇擁下,這里形成了一個小盆地。只是在這個小盆地里,有不少高12米,類似臺階的斷面。電鏟、裝載車等大型機械設備就圍繞著這些斷面忙碌著,平時,山頂上有500多輛大型運輸車在工作。
“露開可實現大型機械化作業,生產效率高,安全,更重要的是,露采的資源回收率能達到97%,幾乎是坑采的3倍。”張五興說,這一轉變,給他們出了不少難題。
*大難題就是空區處理。露采就象剝香蕉一樣,從上至下,層層剝離,而坑采則是從四面八方進入,在內部挖掘開采。此前的坑采作業造成“大糧倉”里“地道”密布,有大小坑口數百個,如果不加處理就進行露采,很容易出現大面積坍塌。
其次就是這里巖石堅硬,巖石變動情況復雜,對爆破作業不利。
洛鉬集團與中南大學、武漢安全環保研究所、長沙礦山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對這些難題逐個破解。
在不斷實踐中,洛鉬集團成功掌握了復雜大規模空區處理技術。其中震動帶落效應技術屬國內首創,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在國內外同類礦山中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在露采過程中,他們還完成了多項科研成果,并多次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等獎。
科技成果的運用,有力地促進了露采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
今年3月,3萬噸/日露采擴建工程順利達產,這標志著洛鉬集團礦山建設跨入了國內現代化大型礦山行列,這比原方案整整提前了21個月!
資源開發利用,必然會對環境造成破壞。科學開發鉬鎢資源,*大限度保護鉬鎢資源,節約鉬鎢資源,追求*好效益,是企業得以存在、發展的根本。
去年,洛鉬集團啟動了對礦山生態修復和環境美化工作。在露采礦區水首溝渣場,我們看到,這里已種植了5萬余株柳樹、法國梧桐、松樹、槐樹等,不但形成了喬木與灌木交相輝映的秀美景觀,還將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環境。
據悉,他們還將在“大糧倉”上建個觀景臺,讓這里成為洛陽工業游的一個景點,讓更多人了解礦山,熱愛礦山。
“現在*關鍵的就是要搞好“精細化”管理,穩定3萬噸/日的生產能力,*大限度節約利用礦產資源。”張五興說,這對促使洛鉬集團成為對國際鉬市場有重大影響力的領頭企業,以及把欒川變成名副其實的“中國鉬都”都有著重要意義。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