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進入10月,由于原油價格和黃金價格漲跌起伏較大,原油一度跌破60美元,打壓了金屬市場,銅價差點跌破7000美元/噸。美國公布*新貿易赤字意外擴大至699億美元,上升了2.7%,而美國經濟增速放緩,預期通膨將繼續減緩,使美元受挫回調,銅鋁因此在少量投機性買盤和貿易性買盤的支撐下,期銅出現反彈。10月中旬,出現朝鮮核爆事件引發全球政治動蕩。LME期銅短期內穩步上揚,推動價格探底回升,沖破前期7600美元/噸的阻力位,登上7700~7800美元/噸的新臺階,還一度上沖8000美元/噸。但走勢相對疲弱。
國內銅價走勢相比外盤也顯疲軟,依舊在原有區間震蕩整理。但針對智利必和必拓(BHP)公司取消銅價格分享條款(PP條款),惡意打壓銅精礦加工費的行為,國內生產廠家一致決定實行減產,引發了對未來供應的憂慮,并且庫存的繼續減少,仍在12萬余噸徘徊,第四季度又是季節性的采購季節,這對行情產生了支撐。*近海關數據表明:1~9月進口未鍛造銅702430噸,同比下降了39.6%,而出口未鍛造銅231671噸,同比增長232.4%。這些因素仍然反映了中國因素的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作用,成為支撐銅市繼續牛市的前提。現貨價格依舊在70000~72000元/噸之間區間波動,整理振蕩。
鋁:10月后期鋁一改往日頹勢,持倉量穩步增加,價格逆勢上漲,在突破前期重要阻力位2680美元后,走勢顯得極為強勁,期鋁似乎重新受到基金追捧,走強2770美元以上,觸及5月末以來的高點。LME鋁走勢強勁主要受益于全球消費旺盛。自今年夏季以來,歐洲鋁消費持續旺盛的增長態勢,鋁材更是供不應求。北美地區消費也表現良好,8月份北美地區不包括罐料在內的鋁產品訂單數量同比增加14.3%,是第四個持續增長的月份,從6個月的平均增速來看,至少在年底之前,北美鋁需求仍將保持強勁。LME庫存自夏季以來的下滑勢頭得到持續,目前庫存量在68萬噸左右。中國鋁消費的旺盛和原鋁出口的減少對全球市場形成利好,這也推動了鋁價上漲。據海關統計,今年1至9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鋁及鋁合金962893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8%,9月份出口量為109137噸,比8月份的124301噸減少了12.2%。同時9月份我國進口廢雜鋁191364噸,比8月份的149113噸增加了28%,是2006年單月進口數量*大的一個月份,另外,由于10月份是傳統消費旺季,良好的消費有助于現貨市場維持目前現貨供應略有緊缺的格局。上周國內庫存出現明顯上升,但主要是因為國內現貨價格過高,下游消費商購貨動力不足所致。實際現貨市場用于貿易交易的現貨鋁并不多,大批倉單并未投入現貨市場交易,由于下游廠商一直未能建立有效庫存量,相信消費商不久即會重返市場。
另外,受國家下調鋁制品出口關稅影響,國內多數外向型鋁加工企業均以*大生產能力接下了海外訂單,預計在過渡期的3個月內,鋁制品的出口將為國內旺盛的鋁消費加上一把力。并且從長期來看,隨著國內鋁型材生產商近年來一直致力于不斷改進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國內*鋁材的出口量明顯增加,國際市場對中國方型材、鋁管材和特種鋁制品的需求強勁,這將抵消因出口退稅下調對國內鋁制品出口產生的不利影響。
短期內受消費強勁的推動和供應下滑利好影響,特別是中國消費的持續旺盛和原鋁出口的減少令投資者相當樂觀,LME鋁已穩步上揚,國產鋁也將強勢上漲,2006年底*后2個月鋁市將會有新一輪的行情,令人注目。
鉛、鋅:在原油黃金強勁漲勢的提振下,期鋅、期鉛均連續走高,超越10月中旬觸及的前歷史高點,創合約新高。LME鋅庫存大幅下降至115600噸,降至15年來的*低庫存水平,盤面一浪接一浪,突破3650美元、3740美元,甚至一度創下合約新高4140美元,一月漲幅達13.4%,與鋅相攜的是鉛,期鉛庫存持續減少4.5萬噸左右。同時因車用蓄電池季節性的需求旺盛,導致消費性買盤增多,鉛價一路上揚,沖破1400美元,直達1570美元,是90年代以來的*高價位,一月漲幅達到12%。
由于外盤仍處于強勢狀態,與國內價格拉開差距,一些品牌廠家不排除會增加出口,這樣就減少了內地市場近期的供應。當這些原有的庫存被慢慢消耗完時,整體行情依然強勢,現貨價格就能再次得到突破。
鎳:因供給不能滿足不銹鋼行業對鎳的需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月期鎳價創下自1987年以來的新高。LME3月鎳上漲400美元,至32500美元/噸,盤中*高達32700美元/噸,創下19年多的新高。LME 3月鎳價連續上漲時間已超過了5周。
當前鎳市場關注的主要問題,是已經進行了一個月的新喀里多尼亞島New Caledonia的總罷工。法國Er-amet公司上周五表示,新喀里多尼亞島的總罷工每天大約給其造成100萬美元的損失,并導致其Doniambo鎳冶煉廠的原料庫存可能只能滿足10天左右的生產。
據國際鎳研究組織(INSG)預測,今年全球鎳的需求將增長10%,達到137萬噸。截至昨日,LME鎳庫存5148噸,不到全球兩天的消費量。庫存的短缺將20日LME現貨鎳價推高至34500美元/噸,較3個月期鎳價升水2300美元,價差進一步擴大。
國內鎳價在國慶節后,配合LME價格一舉登上30萬元高價之上。在LME立上31000美元位置后,金川公司立即跟進上調鎳的出廠價4000元/噸至287000元/噸,而現貨市場鎳報價馬上緊跟跳升31萬/噸,成交底價至少也在306000~308000元/噸。雖然消費商面對此強勁走勢,更多采取的是觀望的態度,成交相當清淡,但因市場俄鎳供應量仍然偏緊,即使金川鎳有一部分到貨,只要需求打開,仍將是供不應求。貿易商們看好后市行情,寧可盤踞高位,也不輕易低價出貨。貿易商并不急著在高位出貨,相信高位盤踞將持續一段時日。
錫:在繼期鎳、期鋅、期鉛紛紛創出歷史新高,走上高位振蕩行情時,連一向尾隨其后的期錫也閃出熠熠的光芒。印尼Bangka島的一些小型錫冶煉爐,由于在*近3年的運營中沒有支付任何開采許可稅,被警方勒令其中3家沒有正常經營執照的冶煉廠關閉,導致武裝抗議相繼發生。由于錫市場依賴于印尼的生產(印尼是中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精煉錫生產國),冶煉廠停產將導致該國11月錫出口減少約2000噸,印尼的PT Timah Tbk決定將錫產量從去年的4.18萬噸減少至3.84萬噸,并減少庫存。此外玻利維亞*大的錫礦Huanhui礦主與工人之間發生了暴力沖突,也有可能造成供應的中斷,供應危機支撐錫價強勁上揚,10月中旬就一舉突破9000美元,周末時已在9750~9950美元之間尋找突破口,本周一,在其他金屬一片飄紅的襯托下,再上漲逾6%,一舉立上1萬美元,達到10250美元,是17年來的紀錄新高,一周內上漲幅度超過22%,大大超過其他金屬的周漲幅。印尼公司表示錫價將持穩在9700~9800美元的高位波動。目前LME期錫1萬元之上價格堅挺。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