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稀土生產計劃工作會議傳出消息,我國將嚴格控制稀土資源開采,從明年開始,國家稀土生產計劃將由指導性調整為指令性。
有關負責人表示,稀土是我國的優勢戰略資源,我國稀土工業雖然經歷了近50年的發展,但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資源亂采濫挖、產業無序發展、環境破壞嚴重等一系列問題制約了稀土產業健康發展。稀土行業存在的這些問題,已引起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國家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強調必須加強宏觀管理,控制好稀土資源開采,將稀土資源開發、投資管理以及出口等環節統一管理起來,遏制重復建設和盲目發展。會議提出,我國稀土資源應重點開發內蒙古包頭白云鄂博稀土資源,適當開發四川礦,保護性開采南方離子礦。同時,努力提高稀土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水平,對新建、擴建的稀土企業一律不供應稀土精礦。進一步提高稀土選礦過程的稀土收率,延長稀土資源服務期限。繼續加強對稀土產品出口的總量控制和產品結構調整,防止一些國家大量進口我國稀土產品作為戰略資源儲備。適時建立國家稀土儲備制度,對具有戰略意義的稀土產品進行收儲。盡快成立國家稀土行業協會,提高產業集中度。盡快出臺《稀土產業管理辦法》,以正確引導稀土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資料:我國稀土資源居世界*位。數據表明,世界累計探明稀土工業儲量約1億噸,我國為5200萬噸左右,比重已從70%左右降至50%多。目前我國尚未開采的稀土工業儲量僅剩2700萬噸左右,約占世界現存工業儲量的31%。
此外,2005年全球生產稀土礦產品12.835萬噸,其中11.9萬噸為我國生產。我國長期處于壟斷稀土資源但無定價權的尷尬境地。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稀土年出口量已比1990年翻了9倍,但價格卻下降了55%以上。從2005年5月1日開始,我國取消了稀土資源產品的出口退稅。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