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那么,“金剛石線”你見過嗎?在長沙高新區,就有這樣一個行業的“隱形冠軍”,躬耕新材料領域十余年,研發出的金剛石線,目前已在太陽能、LED、半導體、精密光學儀器等多個行業應用。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長沙高新區環聯路的長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這里機器轟鳴,所有產線正在滿負荷生產。“我們這是半自動化生產車間,只需要少量的工人配合換線和調試設備即可,其余的生產環節均由機器自主進行。”岱勒新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金剛石線*細的直徑只有38微米,岱勒新材滿負荷一個月能生產出近10億米的金剛石線,相當于繞地球20多圈。目前,在金剛石線領域,岱勒新材的規模和實力居國內前列。
金剛石,地球上*硬的物質。當把金剛石微粉顆粒均勻地固結在高強度鋼線上,就形成了金剛石線,主要用于晶體硅、藍寶石等硬材料的切割。晶體硅的用量占當前金剛石線總量的比例超過90%。
在2012年前,金剛石線的主要供應商來自日本。彼時,我國光伏企業為了生產硅片,就只有兩個選擇:或從日本進口價格高、效率高、損耗少的金剛石線,或從國內購買價格低、效率低、損耗多的碳化硅線(砂漿切割)。
然而,金剛石線的切割速度是砂漿切割的4~5倍,出片率高出15%~20%,環境污染也更小。
在此背景下,以岱勒新材為代表的國內新材料企業紛紛開始鉆研金剛石線生產技術,產業鏈上下游齊發力,終于在三年之后,搭上了新技術的快車。
近年來,光伏制造企業及新興產業資本紛紛投入資源布局硅片產能,以滿足未來光伏產品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下游行業穩健發展,為金剛石切割線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光伏產業鏈主要包括晶體硅材料制備、晶硅片生產、太陽能電池制造、組件及系統封裝與應用等四個環節。隨著光伏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金剛石線價格的降低,光伏晶體硅片切割領域已成為金剛石線*大的應用領域,所采用的金剛石線的質量是影響切割工藝的核心因素。”岱勒新材總經理段志勇介紹,得益于光伏行業的快速發展,岱勒新材提產能,降成本,并持續優化生產工藝,金剛石線的價格從2015年的每米0.2元下降至每米0.06元,目前的成本依然在不斷減少。
岱勒新材產品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光伏太陽能、LED、半導體、精密光學儀器等行業,產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均居國內行業前列,并且已出口至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100多家知名光伏、藍寶石加工企業。
經初步核算,今年1—2月,岱勒新材實現營業收入約7200萬元,同比增長15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50萬元,同比增長220%左右。“在當前光伏行業向好的形勢下,公司將從技術、品質、規模等方面立足金剛石線行業做大做強,把金剛石線現有產能充分發揮出來,做到成本更低,大幅提高產品盈利能力。公司相關資源的配置已到位,產能也將在2022年逐步釋放。”段志勇信心滿滿地說。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