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持續的不確定性背景下,日本國內機床市場仍處于謹慎停滯狀態。本文將結合日本機床制造商協會(JMTBA)發布的*新半年統計數據,探討日本機床市場的現狀,以更好地理解當前趨勢。
盡管整體復蘇,但日本國內訂單仍小幅下降
據JMTBA的數據,2023年日本國內機床訂單同比下降約20%,2024年進一步下降7%。2025年上半年,機床訂單總額略有增長,同比增長5.1%,達到7775億日元,但國內訂單同比下降0.9%,至2223億日元,這是連續第六個半年出現下降。日本國內訂單總額也連續第四個半年低于2500億日元,表明日本的資本投資情緒尚未完全恢復。
日本機床制造商協會會長坂元繁友評論道:“無論你問誰,答案總是相同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這種前景反映了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包括烏克蘭和中東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政策不穩定——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美國關稅措施。由此產生的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抑制了制造業的資本投資情緒。
盡管如此,訂單總額在四個季度以來*超過7500億日元,表明存在一定的潛在韌性。這種韌性可能反映了大中型企業持續的謹慎投資。相比之下,許多小型和微型企業仍處于“觀望”狀態,通常等待補貼審批后再做出投資決策。
汽車行業低迷,但機遇猶存
對日本整體制造業趨勢影響重大的汽車行業持續低迷。據日本機床經銷商協會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汽車相關訂單總額為419億日元,同比下降14.6%。預計該行業也將受到美國新關稅政策的嚴重影響,因此其未來走勢尤為值得關注。
雖然一些行業(例如半導體后端處理和能源)表現良好,但其積極影響并未廣泛蔓延。市場狀況仍然高度“不平衡”且碎片化——不僅在行業之間,而且在不同規模的公司之間也是如此。
例如,電動汽車(EV)顯示出放緩的跡象,對混合動力汽車和汽油動力汽車的需求增長并未轉化為大規模的新投資。然而,對于提升效率技術的投資正在日益增長。同樣,尋求通過自動化實現增長的公司也在積極投資設備,以增強其在日益全球化的市場中的競爭力。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中,投資決策變得越來越復雜,一刀切的策略已不再有效。
定制化方案釋放隱藏需求
當今市場要求機床制造商和經銷商采取更細致的銷售和支持方式。企業不應坐等經濟全面復蘇,而應直接與客戶溝通,識別潛在需求,并根據行業、公司規模和投資目的制定個性化方案。積極主動的定制化方案對于振興日本國內機床市場并確保未來幾年的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重新思考生產投入及未來趨勢
日本機床經銷商協會認為,日本國內需求持續停滯,部分原因是純電動汽車的資本投資低迷。由于日本制造業相關的GDP中約有50%與汽車行業息息相關,汽車投資復蘇乏力可能會延長這種低迷的局面。但有預計到2035年,日本主要汽車制造商將逐步提高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內燃機汽車的總產量。
為了打破當前的僵局,企業必須重新評估其生產系統。投資五軸和多任務機床、實現生產線自動化以及通過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AI)推動數字化轉型,對于提高生產力至關重要。理想的狀態是建立一個無需人工干預即可運行的智能工廠。但日本制造商,尤其是中小企業(SME),對此類變革的必要性仍然缺乏認識。
日本機床經銷商優先考慮所謂的“老舊設備”更新問題。據估計,日本近60%的機床已使用超過10年,約50%的機床已使用超過15年。僅僅更換老化設備就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加工精度、擴大加工能力,*終帶來更廣泛的商機。如果沒有這種設備更新和利潤增長的良性循環,日本國內需求就無法復蘇。
鏈接:http://news.cncaa.org/47227.html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