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瑞典跨國工程集團山特維克(sandvik)宣布推出3D打印的鈷和碳化鎢基硬質合金,相比過去傳統工藝需要6-12個月的制造時間,現在交貨僅需要幾周。
為了展示其新粉末的潛在應用,山特維克3D業務部門將其打印到拉絲筆尖中,作為*近研發項目的一部分。據該公司稱,該部件具有閉環螺旋冷卻通道,使其能夠在保持線材干燥的同時實現高效冷卻,這是“如果沒有增材制造是不可能實現的”。
山特維克3D打印部門專注于粉體開發,粉體在氣體霧化塔內部生產,可以定制以適應任何印刷技術,顆粒大小從5到500微米不等。該公司還在擴大其增材制造能力的極限,例如山特維克與其部分子公司合作,現已開發出3D打印超級雙相不銹鋼零件的能力,*近,它已開始在Boliden的礦山中試用3D打印,作為提高鉆機性能的一種手段部分。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