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質合金切削刀具就像是“工業牙齒”,不僅要啃“硬骨頭”,對精度的要求也極高,大到航天飛機、高鐵、汽車、飛機的零部件,小到智能手機配件,都是由刀具“啃咬”完成。
株洲華銳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銳精密”)成立于2007年,是國內先進的硬質合金切削刀具制造商,主要從事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是行業內*早的一批“國家小巨人企業”。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球湘商大會到來前,記者來到華銳,見識精密的“工業牙齒”。
產品精度可達1微米
在華銳精密公司,記者見到了各種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刀具,它們有的像齒輪,有的像螺絲,這些特殊的槽型和刀刃型設計,可以解決定制化的特殊應用需求。
刀具看上去簡單,但對精度、使用壽命等要求卻極高。華銳精密董事長兼總經理肖旭凱舉例,一個航空發動機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只要一個零部件精度不達標,組裝在一起就不可能嚴絲合縫。華銳精密的產品精度可達1微米,是頭發絲的幾十分之一,廣泛應用于軌道交通、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等領域。
華銳精密為自己制定的發展戰略是:自主研發、持續創新。
目前,其核心產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壽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處于國內*水平,部分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入了由歐美和日韓刀具企業長期占據國內中高端市場。經過多年的生產經營積累,已建立了聚焦華南、華東和華北等國內主要數控刀片集散地,覆蓋二十余省市的全國性銷售網。
根據中國鎢業協會統計證明,華銳精密硬質合金數控刀片產量在國內企業中排名前三。
瞄準國際水平,替代進口
目前,全球切削刀具市場規模約2400億元,競爭格局大致分為三個陣營。*陣營是以瑞典山特維克等為代表是的歐美刀具企業,定位于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刀具解決方案。第二陣營是以三菱、東芝為代表的日韓道具企業,定位于為客戶提供通用性高、穩定性好和*性價比的產品。第三陣營是國內道具企業,正在細分領域逐步趕超、替代。
2020年以來,因為疫情,全球的技術、裝備交流受到影響。“國內的市場足夠大,企業若是具有核心競爭力,能抓住機會,反而是騰飛的契機。”肖旭凱說。疫情期間,很多之前對國產刀具不認可的大企業給了華銳試用的機會,華銳精密抓住窗口期,用高標準的產品贏得了客戶,實施對進口產品的替代,去年營業收入幾乎翻了一倍。
近年來,華銳精密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日韓等地區加快全球布局。“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國內*的整體切削解決方案供應商。”
對于此次全球湘商大會,肖旭凱十分期待。“我們株洲硬質合金產業基地本來的目的就是要做成*的產業制造集群,湘商大會將會是對株洲工業制造、對我們行業非常好的推介,目前也已經吸引了一批對我們行業非常關注的企業,如果能吸引原料、裝備企業落戶株洲,我們將大大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