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公司廈門鎢業(600549.SH)正在推進募資計劃,以實施其擴產計劃。
9月3日晚間,廈門鎢業披露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審核問詢函,就公司擬定增募資40億元事項進行問詢。
根據披露的定增預案,廈門鎢業擬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40億元,用于硬質合金切削工具擴產項目、1000億米光伏用鎢絲產線項目、博白縣油麻坡鎢鉬礦項目等建設。
廈門鎢業主營業務包括鎢鉬、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業務,公司資產規模較大。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同比均在下降。這是時隔三年后再次出現雙降。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廈門鎢業稀土和能源新材料兩大業務承壓,拖累了整體業績下滑。如果本次定增募資順利完成,公司資產負債率將進一步下降。
營收凈利時隔三年后再雙降
頂住了疫情沖擊的廈門鎢業,經營業績出人意料地出現下滑。
根據半年報,2023年上半年,廈門鎢業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87.30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54.28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22.47%。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以下簡稱“扣非凈利潤”)分別為7.91億元、7.2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2.88%、11.24%。
廈門鎢業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三大指標全部下滑,這與此前的持續增長截然相反。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廈門鎢業的經營表現較為出色。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9.64億元、318.52億元、482.23億元,同比增長9.02%、67.96%、51.40%。對應的凈利潤為6.14億元、11.81億元、14.46億元,同比增長135.58%、92.24%、22.685%。扣非凈利潤為4.59億元、10.30億元、12.36億元,同比增長336.78%、124.56%、19.97%。
歷史數據顯示,對于廈門鎢業而言,年度、半年度,包括季度在內,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降的,上一次出現在2019年。那么,頂住了疫情沖擊的廈門鎢業,為何在2023年上半年出現營收、凈利雙降?
從2023年上半年的季度業績數據看,2023年一、二季度,廈門鎢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62億元、101.68億元,同比下降18.51%、25.52%。對應的凈利潤為4.40億元、3.51億元,同比變動16.05%、-33.62%,扣非凈利潤為3.92億元、3.29億元,同比變動22.37%、-33.10%。
季度數據顯示,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較大。環比來看,二季度的營業收入明顯超過一季度,但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均明顯低于一季度。
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呢?
廈門鎢業專注于鎢鉬、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業務,構建了從前端鎢礦山采選,中端鎢鉬冶煉及鎢鉬粉末生產,到后端硬質合金、鎢鉬絲材制品、切削工具、礦用工程工具等高端深加工應用及回收全產業鏈,建立了包括稀土采選、稀土冶煉分離到稀土深加工產品的完整產業鏈。
2023年上半年,公司稀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6.16億元,同比下降11.36%,利潤總額1.53億元,同比下降16.88%。公司的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金屬產品因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行,銷量和盈利同比下降;磁性材料在汽車、空調、工業電機等領域銷售增長,但由于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下降,盈利同比基本持平;發光材料產品市場需求下降,銷量和盈利同比下降。能源新材料業務方面,受終端消費需求下降影響,疊加產品售價下降,該板塊業務營業收入81.21億元,同比下降44.23%,利潤總額2.74億元,同比下降54.95%。
由此可見,是稀土業務和能源新材料業務經營承壓,拖累了公司整體經營業績。
半年新增授權專利182項
雖然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降給廈門鎢業帶來明顯經營壓力,但這并未改變公司基本面。
首先,作為一家能源企業,資源保障能力是競爭力的體現。廈門鎢業擁有三家在產鎢礦企業(洛陽豫鷺,寧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鎢礦企業(博白巨典),為后端鎢的深加工提供了穩定的資源保障。稀土業務方面,廈門鎢業作為國務院批復的重點支持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的牽頭企業之一,與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開發老撾稀土資源,促進公司提升稀土資源的保障能力。此外,公司加強與鋰電池正極材料上游企業合作,現為騰遠鈷業第三大股東,同時公司權屬公司廈鎢新能分別與A股公司盛屯礦業、雅化鋰業(雅安)有限公司、中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上游企業開展股權合作,為公司電池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原料保障。
廈門鎢業的第二項優勢為全產業鏈優勢。公司擁有完整鎢產業鏈和稀土產業鏈,其稱,一體化產業鏈使公司能夠根據產業鏈上下游的技術變化、產能變化、市場與客戶變化等靈活改變產品組合,更多地參與到附加值高的深加工業務領域中去。
第三項優勢為技術優勢。廈門鎢業稱,依托國家鎢材料工程技術中心、高端儲能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公司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和較強的研發能力,推動行業技術的升級迭代。2023年上半年,公司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福建省中科院STS計劃項目等國家各級科研項目24項,組織開展企業級重大重點研發項目21項,取得多項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半年報披露,2023年上半年,廈門鎢業新增了授權專利182項,其中,發明專利83項。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擁有授權專利1572項,其中,授權的發明專利771項。
鎢鉬業務是廈門鎢業的優勢產業,2023年上半年,公司鎢鉬主要深加工產品產銷量保持增長態勢,鎢鉬等有色金屬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9.13億元,同比增長20.55%,實現利潤總額11.02億元,同比增長32.64%,若剔除公司聯營企業投資收益的影響,公司鎢鉬業務利潤同比增長43.81%。切削工具產品著力提升產品品質,深耕中高端領域,銷量雖同比基本持平,但由于海外市場營收增長及產品毛利率提升,利潤總額同比增加。鎢鉬絲材產品受益于光伏用鎢絲在技術、質量、規模等方面的競爭優勢,產能逐步釋放,產銷量均呈現快速增長,銷售收入及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
目前,廈門鎢業正在推進定增事項,擬募資不超過40億元,用于硬質合金切削工具擴產項目、1000億米光伏用鎢絲產線項目、博白縣油麻坡鎢鉬礦項目等建設,另外,將其中12億元募資補充流動資金。
從三個實體募投項目看,均是圍繞鎢鉬業務擴產展開。公司稱,高端硬質合金切削工具需求旺盛,光伏硅片“大尺寸+薄片化”大勢所趨,鎢絲母線是碳鋼母線的上位替代,公司需搶占技術*窗口期,且市場需求旺盛,公司現有產能飽和。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