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是在我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實施的又一項重大決策,是統籌區域發展的重大舉措。對湖南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在“抓住中部崛起機遇加速推進湖南新型工業化座談會”召開之際,湖南省經委一位官員興奮地表示。
“十五”期間,特別是湖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做出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的重大決策后
,湖南推進工業化進程取得明顯成效,工業發展對全省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001年-2005年,湖南全部工業平均增長速度為13.0%,比全國平均增長速度高2.1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平均增長速度為19.1%,比全國平均增長速度高4.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湖南工業上交稅金由2000年的175.37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357.41億元,凈增加182.04億元,為全省財政收入的增長做出了重大貢獻。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冶金、食品等產業發展勢頭較好。”來自湖南省經委一份報告稱,湖南十大標志性工程關聯企業保持高速增長態勢,100個標志性工程項目中有97項開工,70項建成投產,華菱、三一重工、LG曙光等企業對全省工業帶動作用顯著。
“九五”期間,湖南沒有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而到2005年底,全省有7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常德卷煙廠、長豐集團等8戶企業進入中國工業企業500強,20家企業入圍《中國1000大制造商》排行榜,居中部6省區前列。工程機械、越野車、直燃式空調等產品在全國占有較大市場份額,白沙卷煙、鉆石牌
硬質合金等10種產品獲全國“馳名商標”稱號。
湖南工業化面臨的形勢如何?湖南省經委這位官員認為,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湖南面臨三大機遇。
機遇之一:國家促進中部崛起的政策和措施將助推湖南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國家關于促進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為中部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去年以來,國家相關部門根據國家對中部崛起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制定了支持中部崛起的各項政策。如國家發改委制定的指導和支持中部六省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為依托,加快發展城市群、經濟帶等經濟密集區;支持中部加快結構調整,促進新型工業化的進程等。財政部也將加大對中部地區的支持力度,重點是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這些政策將有力地促進湖南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跨越式發展,為湖南對接“泛珠三角”經濟帶和沿江產業帶的梯度轉移創造條件。
機遇之二:中部崛起戰略將為湖南經濟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可以恢復東中西自然經濟梯度,促進東中西地區的正常經濟循環,從而在全國范圍內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有利于中國經濟保持長期穩定較快增長。我國經濟長期穩定較快增長,可形成現實的巨大需求和市場容量,從而為湖南加快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機遇之三:中部崛起戰略將為湖南進一步集聚發展人氣。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湖南堅持不懈的抓改革開放,加快推進“三化”進程,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基本具備。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將為湖南發展能量的迸發提供催化劑。
這位官員還認為,要抓住中部崛起的機遇,加快推進湖南工業化進程,當前湖南需要重點解決一些突出問題。
對策一:首先是加速工業總量擴張。一方面通過大力培育發展產業集群,壯大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非公經濟,實現“十一五”湖南工業總量的迅速擴張。
對策二:要進一步轉變工業經濟增長方式和優化工業結構。針對湖南工業仍然是粗放外延式發展,科技含量較低,附加值不高,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情況仍較突出,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型傳統產業在全省仍占主導地位的問題,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
對策三:要進一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為中心,加快技術創新步伐。以企業技術中心為核心,以突破行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為重點,加強全省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產學研聯合,實施一批重點技術創新項目,重大產業技術開發項目和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
對策四:要進一步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工業化核心地位確立以后,總體評價湖南工業發展輿論環境好于實際環境。各級各部門對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地區和企業反映,抓環境優化領導很重視、很操心,但基層動作小、行動遲,政策落實難,經濟環境和市場秩序中一些帶根本性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